今日(2月10日)三大指数均小幅下跌,两市成交额8928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83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3%,深成指跌0.59%,创业板指跌0.96%。
板块方面,乳业、农业、酒店旅游、预制菜等板块涨幅居前,小金属、汽车整车、一体化压铸、通用航空等板块跌幅居前。
(资料图片)
01
机构:后续成长股机会更大
今日市场领涨的多为预制菜、旅游酒店、农业、公用事业等防御板块,午盘沪指分时图上V了回来,但最终还是收跌。
对于近日市场走势,华福证券指出,根据中信风格指数涨幅,近十年春季躁动期间,成长表现最好,周期和消费次之。十年间,前期成长表现强劲,后期消费与周期有所走强。
华福证券认为,在当前经济整体开始显著修复,价值打出“先头炮”,很可能是消费和大金融前期领涨。而春节后,成长股开始跟上,可以关注位置较低的军工、半导体等板块,预计整体市场都将表现不俗。
方正证券表示,从历史经验上看,2月份指数上涨的概率极高,2000年至2022年的23年间,全A指数在2月份上涨的概率高达78%,远高于其他月份;从基本面上看,本轮企业盈利周期的下行已经结束,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也显示经济已有复苏回暖的迹象。预计2023年全年经济呈“L”型温和复苏,风格上成长股的机会可能更大。
02
8板牛股遭遇两跌停
狂飙了几天,今日随着市场量能回落,信创概念的细分领涨板块ChatGPT也冲高回落,后排的三六零断板,汉王科技跌近6%,海天瑞声早盘涨超10%,午盘跳水收跌超1%,恒烁股份、格灵深瞳、天娱数科等多股炸板。
而信创中的数字经济板块调整比ChatGPT还早,之前9天8板的高标龙头股恒久科技今日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跌停,成交金额超9亿。
恒久科技被称为今年开年“第一大妖”,1月3日至2月1日狂涨超140%,但随后高位震荡,2月2日至2月8日五个交易日,恒久科技微跌1.6%,但期间成交金额69亿元,换手率241%。
此后2月9日该股突发一字跌停,今日更是走出倒锤头一字,意味着上述69亿筹码遭遇“闷杀”。
龙虎榜数据显示,上榜营业部席位全天成交7852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金额比例为8.3%。
具体来看,游资激烈博弈,华泰证券无锡解放西路位列买一,净买入4200多万元;国盛证券宁波桑田路营业部、华鑫证券福州江滨大道营业部分别净卖出2263万元与1489万元;此外机构专用席位位列卖五席位,净卖出1145万元。
03
重要股东违规清仓
监管下发警示函
而恒久科技重要股东违规清仓减持,也收到了监管的警示函。
2月2日晚,恒久科技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孙忠良(截止2022年12月30日其持有公司股份占本公司总股本比例0.61%)的《告知函》,获悉其于1月16日至1月3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共计减持公司股份163.6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1%
2月8日恒久科技公告称,收到了到证监局下发的警示函。公告中表示,孙忠良违反了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时作出的“在本人的关联自然人在苏州恒久担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人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承诺。
公告中表示,监管决定对孙忠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并于收到本决定书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向监管提交书面报告。
04
K线“巨阴吞噬”
1分钟暴跌16%
而今日市场情绪转淡,突发的跳水的不止恒久科技一家。2倍储能概念牛股德宏股份今日在高位突发跳水,一分钟内由开盘的涨7.26%变为跌9.11%,瞬间跌幅超过16%。截至收盘,德宏股份封死跌停板,封单2.2万手,K线形态上走出了巨阴,一举吞没了前几个交易日3根阳线的实体。
德宏股份目前主营汽车零配件,不过由于子公司涉足储能概念,“从0到1”叠加小市值吸引了主力资金不断接力炒作。
德宏股份2022年12月5日互动易回复称,浙江全维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参股子公司,其主要从事储能系统、新能源电源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技术涵盖便携式储能、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等,该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为便携式储能电源等,家用储能电源是该公司计划重点发展的业务之一。
2月9日公司公告称,目前德宏股份收入主要来自发电机和电子真空泵业务,储能业务尚未产生收入,业务结构短时间内不会产生重大变化。
公告同时提示风险,近期新签订的储能业务订单为框架协议,销售框架协议金额6亿元相较于上市公司整体收入规模(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5.9亿元)较大,最终履行情况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德宏股份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800万元-12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2692.50万元-3092.50万元,同比减少69.17%-79.45%。
市场人士表示,之前资金押注的就是德宏股份的储能业务,在没有具体金额前有高度“想象空间”,如今股价大涨2倍,叠加预期可能落地,需警惕高位回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