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 正文

微资讯!年产婴儿3万,首个人造子宫出现,牛津女教授怒斥:破坏人类本质

来源:胖福的小木屋 2023-05-02 13:21:14

早在20世纪初,“人造子宫”这一概念就被英国生理学家霍尔丹提出。他认为人类进入21世纪后就能摆脱生育的麻烦和痛苦,70%的婴儿都将由人造子宫分娩。如此天马行空的展望,听起来近乎天方夜谭。


(资料图片)

然而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也门分子生物学家Hashem Al-Ghaili真的将之搬进了现实。

1、全球最大“婴儿工厂”,一年定制3万名宝宝

Hashem发起了一个名为Ectolife(意为“外星生物”)的项目。该项目涉及75个先进实验室,每年可“孕育”婴儿3万名。

在Ectolife项目中,婴儿可以从基因层面进行定制。项目方准备了“Elite package”精英基因套餐供用户选择。准父母可以自由地定制婴幼儿的肤色、体力、身高乃至智力水平

定制完成后,胚胎通过人造脐带与人造子宫舱进行连接,进而生长发育。这些人造子宫舱不仅完全复制女性子宫内部条件,还配备了对心跳、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的智能系统,全面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不过,由于现阶段人类胚胎研究被严格限制在受精卵形成后的14天内,Ectolife项目仅停留在概念层面。

Hashem等激进的科学家认为,正是苛刻的伦理限制制约了人造子宫的发展。他们根据现有技术水平预测,一旦放开限制,Ectolife最快10年内就能广泛应用。“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些科学家们的“狂妄”背后,是人造子宫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的巨大进步。早在2017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就利用人造子宫成功培育了8只小羊;而以色列科学家2022年5月发表于《Nature》的论文显示,他们已利用人造子宫培育出了上百只健康小鼠。

不仅仅是人造子宫技术,Ectolife项目涉及的基因编辑等技术也在高速发展。权威杂志《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近期公布的“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一半都与生命科技相关,其中第二项涉及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一旦放开限制,Ectolife或真能在10年内落地。

2、巨大的伦理挑战:这究竟是人类还是机器

生命科技的发展令人惊叹,不仅生育,同样被认为是难以撼动的底层规律的变老也出现了改写空间。另一方面,代表着永生不死的抗老领域在富人圈悄然兴起。现代科学中,诺贝尔奖获得者山中伸弥引领的细胞重编程技术,一度被看作开启长寿大门的“金钥匙”。

世界首富贝索斯作为狂热的细胞迷,怒砸200亿投资抗老公司,集结4位诺贝尔奖得主研究细胞重编程。不过,做得比较成功的还要属日本科学家Ryuichi Morishita,他曾经担任过前首相医师顾问,也是将“细胞激活剂”赛乐端,带入大众视野的研究者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科学家Ryuichi Morishita带领团队,研发出赛乐端,专利技术cellerator,主打给细胞补充能量,激活细胞状态。因其5300一瓶的昂贵售价,也被称为“富人丸”。它一经落地走红日本,数次现身日本上流高端晚宴,如著名企业家王石曾用同类物资招待贵宾。

国内中产也通过电商渠道一睹赛乐端,的风采。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少人都留下“睡眠变好”“精力充足”的反馈。不过是否真的具有长寿功效,却是见仁见智。

无论是人造子宫还是不老科技,不可否认的是,科技正在重塑人们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生活方式。牛津大学教授伊斯·哈珀怒斥,“这破坏了人类的本质。”然而她也绝望地表示:“我毫不怀疑,人造子宫会成为现实”。

显而易见,没有谁能够阻挡技术的进步。很多科学家都曾毫不避讳地表明,“伦理的问题应该交给伦理学家,我们只负责技术实现”。

阿道司·赫胥黎曾在1932年出版的《美丽新世界》中展望过600年后的人类社会:物质丰富、科技昌明,所有人都通过人造子宫诞生。同时,那个美丽新世界也充斥着生存意义迷失、天然等级划分等阴暗面。

结合当下的技术水平来看,人造子宫的落地显然用不了那么久。你是否真的期待那一天到来?

上一篇:当前快报: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读书、容人、利他!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