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重要的话题不可忽视,那就是地方财政的紧张情况。地方财政高度紧张,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直接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与此同时,体制内人员正在过着紧日子、苦日子、惨日子。
(资料图)
这是地方财政高度紧张下必然结果!
就在今天午饭时,听到同事谈论这件事,其在地区工作的体制内家属,绩效被砍了,工资延迟发放,感觉很不是滋味。
因为近年能考上公务员的人,大多十分优秀,都是知名大学毕业,而且素质很高,有很多选择,当财政紧张,开始过紧日子、苦日子、惨日子,很多人接受不了。
地方财政为何如此紧张?
现在的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需要为各种社会事业提供资金支持,但财政收入却有限。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利润减少,税收收入减少,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日子太好过,花钱大手大脚,大量基建项目上马,使得地方财政普遍欠下巨额债务。
如贵州等地,甚至公开表示无力还债。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财政紧张带来的影响,比如公共设施的维护不力、社会福利的减少等。
不仅仅是体制内公职人员在过紧日子、苦日子、惨日子,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当然了,对于体制内人员来说,紧日子、苦日子、惨日子更是常态。
体制内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待遇相对较高,但是随着地方财政紧张,他们也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一方面,他们面临着工资待遇的减少甚至冻结的情况,甚至可能延迟发放;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压力也会加大,因为财政紧缩导致资源减少,工作效率不得不提升。这种紧张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不仅对他们个人造成了困扰,也会对整个社会带来不利影响。
虽然有人觉得本应如此,但实际上这不是正常现象,面对这个现实,不应该袖手旁观,而是应该积极行动起来。
地方财政,应该过好紧日子!
在保障民生保障支出的基础上,合理保障公职人员的薪酬待遇,关心了解他们工作和生活状况,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平稳度过这个困难,但关键一点,不能让躺平现象在体制内盛行,因为收入降低,或铁饭碗被打破,引发负面情绪。
地方财政的紧张和体制内人员的苦日子并非能够短时间内解决的问题,但只要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用行动来支持和改变,相信终究会度过。
总之,地方财政紧张已经成为一个现实问题,而体制内人员过着紧日子、苦日子、惨日子更是常态。
面对这个现实,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关注和支持地方政府的财政调整和改革,同时给予体制内人员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并用自己的行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改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社会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普通人、老百姓,我们要发挥好监督作用,监督好地方财政开支,让每一笔钱花在刀刃上,只有如此,才能推动向好,千万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花钱,甚至借钱维持开支,我们没有那么多钱,真的!
就我个人而言,体制内人员过一过紧日子、苦日子,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好,《人民日报》前两天文章不是说了,要在吃苦中收获,在奉献中成长!
现在,不正是吃苦、奉献的好机会吗?
原创不易,感谢有你!